摸到淋巴结正常吗?突然摸到淋巴结肿大

腾飞百科 14 0

淋巴结是一类摸起来光滑,在皮肤表层会滑动的疙瘩,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摸到的,如果你摸到脖子上有这样的疙瘩,不要慌张,这是淋巴结,那么摸到淋巴结正常吗?

1、摸到淋巴结正常吗

因为淋巴结不像眼睛鼻子暴露在外;也不像心脏、肺通过心跳、呼吸,让我们能感受到它们的存在。大家日常聊到健康话题时,提到淋巴结的频率也不多,所以有些朋友不太了解淋巴结。

一、淋巴结自打我们出生就有

人体遍布淋巴结,淋巴结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,每个人身上都有很多淋巴结,由淋巴细胞成群聚集而成。每一群淋巴结分管身体的一部分区域,很多在人体的浅表部位,颈部、腋窝、腹股沟等处最多。正常人体浅表淋巴结很小,直径多在0.5cm以内,表面光滑、柔软,与周围组织无粘连,亦无压痛。

二、为什么突然摸到淋巴结

打个比方,古代边陲常筑一些烽火台,专为报警之用,当敌人来犯之时,守卫者就点火为号。淋巴结与烽火台的功用差不多。平时它们“风平浪静”,当某处淋巴结肿大或有其它异常表现时,就表明与其相关联的区域有病变发生。

细菌病毒侵入机体时,它们经淋巴管被送入淋巴结后,大部分会被淋巴结过滤清除,同时,它们会刺激人体的免疫系统,淋巴细胞会产生淋巴因子和抗体有效地杀伤它们。斗争的结果是淋巴结内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反应性增生,使淋巴结肿大,称为淋巴结反应性增生。所以,淋巴结既是身体的护卫队,还是疾病的报警器。

比如颈部淋巴结肿一般是由于咽部以及口腔疾病导致的,牙龈炎或者龋齿,还有口腔溃疡、扁桃体炎也可能导致淋巴结肿。原发疾病好以后,肿大的淋巴结会消失。

三、发现这样的淋巴结不用怕

正常的淋巴结,大多具有如下这些特点:

(1)大小:黄豆或花生米那么大;

(2)触感:表面光滑,质地柔韧,可以滑动;

(3)无痛:摸起来不痛;

(4)没有其它症状:不会有别的不舒服。

如果是这种,动态观察就可以了,既不需要打针,也不需要吃抗生素。

四、发现这样的淋巴结要去医院就诊

需要警惕的是那些异常的淋巴结改变。通常认为,当颈部和腋下的淋巴结直径超过了 1 cm,腹股沟区的直径超过 1.5 cm,就算淋巴结异常肿大了。淋巴结异常改变原因有很多,最常见的还是感染,包括普通的细菌、病毒感染,也可能特殊细菌、病毒及其它病原体感染,需要抗感染或对症治疗。还有些可能是自身免疫性疾病、恶性肿瘤等疾病的表现,比如淋巴瘤、白血病等,这也是大家最担心的问题,虽然比较少见,但碰到了就比较麻烦,需要医生做详细的检查来排查。如果出现下面任一情况,就要当心了:

(1)淋巴结持续肿大,不消退;

(2)淋巴结在一两周内迅速增大;

(3)几个淋巴结融合成团,变得特别硬,固定不能滑动;

(4)同时出现了其它不适症状。

这时候,最好去普外科或者甲乳外科找医生检查一下,确定有没有问题,原因是什么,再决定要不要治疗。

2、怎么呵护淋巴结

央视主持人罗京、日本演员高仓健、《滚蛋吧,肿瘤君!》里熊顿,都是被淋巴瘤夺去了生命。因此呵护淋巴结,预防其出现肿瘤十分重要。预防淋巴瘤,应注意以下几点。

一、平时注意预防感染。如在外面吃饭用公筷,勤洗手,都是在帮淋巴结减轻负担。

二、增强免疫力,给身心减负。日常生活中长期过度疲劳、精神生活压力过大,可以导致免疫系统功能紊乱。接触射线和有害物质也会降低免疫力。

三、重视体检。定期自己检查淋巴结是否有异常等,也有助于健康。我们不妨适当放慢生活的脚步,调节好情绪,注意劳逸结合,少熬夜,适度锻炼,让身心处在最佳状态。

希望你在好好利用淋巴结这套“疾病探测器”的同时,也注意保护好它的健康。千万别亏待了它,不然,你的健康将少了许多保障。

3、儿童淋巴结肿大

儿童时期淋巴结直径若超过0.5厘米可判断为肿大,最常见原因是局部病菌感染导致感染区附近的淋巴结肿大,例如罹患呼吸道感染使扁桃腺肿大,口腔卫生不佳造成牙龈细菌感染,使颈部淋巴结肿大等等。这类情况家长无需过度担心,只要及时送医院就诊,感染得到控制后淋巴结肿块大多会逐渐缩小及消失。

除病菌感染外淋巴结还有过滤微生物功能,细菌在其中也会导致其发炎而肿大甚至化脓,是淋巴结肿大常见的另一个原因,医学上诊断为急性淋巴结发炎。通常这种发炎感染后病变时间快,在短时间内(约1周至2周)就可增大到1公分以上,同时局部肿大处伴有肿痛,常合并发烧现象。这类淋巴结发炎需配合医生治疗,一段时间内服用适量抗生素。

家长不必对孩子的淋巴结肿块突出而过度紧张,一般的淋巴组织变化属于正常发育的一部分,几乎每个孩子都可以在颈部、腋下或鼠蹊部摸到肿大的淋巴结。经有效诊治后,在孩子青春期前,这类肿大淋巴结就会自行减小、消失。

但如果是因为恶性肿瘤入侵而引起的淋巴结肿大,即当孩子出现持续发烧、体重减轻、食欲不佳、精神差、肝脾肿大等上述症状时,家长就应该提高警惕,及早送孩子入院就医,接受医师诊治,以免恶化。